原文:安工大2011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亮相
8000岗位让毕业生从容选择
1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2011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在该校本部举行,340多家企业进场招聘,为毕业生提供了八千多个工作岗位。8时30分,双选会正式开始,五千余名学生陆续走进会场。
招聘岗位增加二成
“用人单位以及提供的岗位数远远超过去年,二者的增幅都达到20%。”安工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丁忠利介绍,除了本省的180多家企业,其余的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东、陕西、吉林等16个省市。“在省内的企业中,马鞍山市的就有80多家,这也反映了马鞍山经济蓬勃发展,用人需求量不断增加。”丁忠利说道。
据了解,为了办好这次招聘会,学校很早就向省内外两千多家用人单位发布邀请信息,并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周边省市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此外,学校各学院也结合本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特点,挖掘校友和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争取更多的用人单位招聘学生。
校友企业回报母校
临近中午,记者遇到了一招聘企业负责人。当时,他右手托着一叠简历,稳步走出会场。上前一问才知道,他叫董志华,安工大2007届毕业生,08年开始创业,去年与朋友合作,创立了一家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每次回到母校,都觉得特别亲切。”董志华深有感触地说,大学期间,自己边学习边打工,还当过男保姆,学费几乎都是自己挣钱交的。四年里,不仅学到了知识,社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更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坚持不懈。“如果没有这段经历,我可能不会像今天这样。现在,公司要发展,我很期待能和学弟学妹们一起分享这段历程,也希望用这种方式回报母校。”
作为过来人,董志华认为,毕业生的心态要放好,现在往往是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员工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一般来说,第一份工作对人的一生很重要,因此要慎重选择。一旦你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踏踏实实地干下去,不要老想干一段时间就跳槽。工作可以频繁换,人生经不起折腾。
本土企业倾力加盟
在省内的180多家招聘单位中,马鞍山的企业超过了80家。
马鞍山科创中心副主任王克力告诉记者,科创中心有8家企业前来招人,希望毕业生关注一下小企业,眼光不要太高。说到这儿,王克力指着坐在身旁的人介绍:“他叫徐文军,是一家光电企业负责人。这家公司今年6月刚刚成立,准备招聘3名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从某种角度说,到了中小企业,更容易发挥自己的专长。”王克力说,科创中心是一个孵化器,里面有许多成长性非常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而且科创中心一直在扶持。近几年,一批企业都成长起来了。
除了小企业,像华菱汽车、方圆支承等部分本土大型企业也来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的招贤纳士。方圆支承公司人力资源部一负责人介绍,从21日开始,公司就会陆续安排学生参加面试。“我们希望,学生能对岗位感兴趣,这对于他本人和公司来说都是双赢的。”
志愿者服务暖人心
众多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成了会场内一道别样的风景。
王艳青同学是冶金学院大一学生,早上5点起床从东校区赶到本部。几天前,辅导员把双选会需要志愿者的事告诉了他们,经过报名和选拔,冶金学院最终来了15名志愿者。“打水、送水,一直在忙活,还是感觉水不够用。”王艳青说,有的学生东西多,需要帮忙看箱子。有些用人单位第一次来,不清楚自己的展台在什么地方,他们就领着招聘人员过去。“学生之前都培训过,还带着他们熟悉路线。”该校团委一名老师说,学生确实很辛苦,等到双选会结束,他们还要把卫生打扫一遍,才能离开。
基层干起机会更多
“你是安庆人,我们公司地点在常州,你能接受吗?”某单位负责人问道。“能!”学生回答。
在国内某连锁餐饮企业展台前,前来应聘的学生一波接一波。原来,这家企业想招分店储备干部,开出的条件也很优厚:月薪4000—5000,转正后可根据自身需要,申请在江浙皖任一城市工作。此外,各项保险和福利也是一应俱全。“从储备干部到见习干部,再到主任、店长等职务,应该说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这家企业负责人说,除了具备基本的综合素质外,他们更希望毕业生勤奋踏实、从基层做起,并且有着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心态。
文\图 汪清 汪盛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