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4日―5日,我校在滁州师专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专题研讨会。校领导董元篪、岑豫皖参加了研讨,并分别参加了小组讨论,校长助理孙中建、林钟高以及各学院的主要负责同志、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岑豫皖教授主持。
本次研讨会是根据校党政工作要点安排的一次务虚会,目的在于集中大家的智慧,深入思考学科建设的内涵,理清思路,为下一步的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做好准备。会议分析了召开学科建设工作研讨会的背景和意义,总结了前一阶段学科建设及学位点申报工作,研讨了学科建设工作内涵、重点和目标,交流了各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围绕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探讨了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学科建设的工作思路。
研讨会伊始,岑豫皖同志作了讲话。他代表校党政对我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存在的不足也作了中肯的分析。他指出,学科建设工作要提升内涵,提高综合实力,重点在上水平、出成果、出人才上。强调指出,校、院两级在学科建设工作内容上既是一致的、也各有侧重,学校层面上主要抓学科建设规划(方向)、抓学科工作平台(成果)、抓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层面上也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关键是抓队伍建设、抓基地(平台)建设、抓科研和学术。进一步指出,学校和学院要重视学术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科研工作的纽带作用,从各个方面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要求大家在“学科规划”、“队伍培养”、“科研基地建设”和“学术氛围”等学科建设主要因素方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学科建设在“科研(获奖)项目”、“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基地建设水平”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切实提高我校的学科建设水平。
与会代表分成理工类和经管文类两个小组分别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大家结合各自所在学科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学科规划和建设工作,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代表们共同分析了学校学科建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就学科建设在学校的定位和作用、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队伍建设、科研基地建设、学术环境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发表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对学校有关部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指导、支持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希望和建议。
校长董元篪教授在听取两个小组代表的汇报发言后,做了总结讲话,对研讨会中提出一些问题、学科建设定位问题、学科建设的基本考虑发表了意见。董校长指出,我校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办学规模,下一步的建设目标是“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工作重点是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学科建设上水平。董校长结合讨论意见,对今后学科建设工作的有关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学校要制订有关激励政策,合理引进有关人才;
2、科研基地(实验室)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校要在体现效率和效益原则上,加大对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投入;
3、要加强校内和校外的学术交流,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4、科研工作要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机制,各学科间要加强有机的动态联系,合力攻关,促进科研工作上水平;
5、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克服学术浮躁情绪,扎实深入地做好各项工作;
6、实现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突破,是我校学科建设近期主要工作目标,各拟申报博士点的学科要注重内涵建设,学校将进行重点扶持;
7、科研工作要上水平,要多争取能够反映学校实力的纵向课题,积极组织申报上档次的科研奖项;
8、我校大文科(经、管、文)的建设要结合我校工科背景,合理整合研究方向和科研队伍,做好学科发展规划。学校将在学科布局上,加大对此类学科的扶持力度,争取在硕士点申报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9、学校学科建设工作要本着“边建设、边申报”的原则,各学科要扎实做好平时的积累,促进学位点建设和申报工作。
与会代表对滁州师专给予本次会议的周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
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