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教学省级评估简报第3期-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

“两课”教学省级评估简报第3期-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
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
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学校要闻院部动态媒体关注
今天是:
关键字:
当前位置: 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学校要闻>外网要闻>正文
“两课”教学省级评估简报第3期
2002-05-30  
    ▲5月29日晚专家组成员不顾白天的疲劳,从晚8点开始认真审阅我校评估材料,讨论评估意见,一直工作到30日凌晨4点半才休息。专家们这种忘我的工作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一定会激励我校师生更加勤奋地工作与学习。
    ▲5月30日上午8:40,“两课”省级评估专家组一行在陈大宏副校长、李辉生副校长、教务处顾明言副处长、校办张德昌副主任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我校东校区。东校区管委会徐金元主任详细地向各位专家介绍了东校区的在建项目和发展规划。
    ▲5月30日上午9:30,“两课”省级评估专家组一行又驱车来到我校科技产业园参观考察,校科技实业总公司经理王健、副总经理罗铭向各位专家介绍了公司的生产、经营、开发等情况。在参观惊天液压锤生产基地时,专家们还饶有兴趣地询问了液压锤的生产制造等有关问题。
    ▲5月30日上午10:40,我校“两课”教学省级评估总结会在第二教学楼311室召开。“两课”教学省评估专家组全体成员,我校党委书记邢善所、副书记邢琅,副校长陈大宏、李辉生,纪委书记李明,关工委负责同志,校“两课”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各处室负责人,各院(系)总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副院长等参加了会议。
    “两课”教学省评估专家组组长、阜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郑禹同志代表专家组通报了对我校“两课”教学省级评估的反馈意见,充分肯定了我校“两课”教育教学工作的成绩,全面评价了我校的“两课”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并中肯地对我校“两课”工作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校党委书记邢善所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代表学校对专家组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强调要把专家组的意见作为我校“两课”进一步建设的鼓舞和鞭策。并指出,专家组对我校“两课”改革和建设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实事求是的,评估工作虽已结束,但“两课”改革、建设工作永不能停步,要把我校“两课”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副校长陈大宏在会上表示一定要落实专家组的意见,要求文法学院制订出下一步整改措施,确实把“两课”的改革、建设工作引向纵深。

                       我校“两课”教学特色鲜明

    近几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坚持以“两课”为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五个新”上。
    1、坚持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和主阵地,形成全面加强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全校认真贯彻1998年校党委制定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注重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
    2000年校第三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又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对包括“两课”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具有较强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使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和网络化。由于校党委指导思想明确,“全员德育”意识不断增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已经形成以“两课”为主渠道,党团组织,“关工委”以及其它工作机构教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功能互补的育人网络,从而大大增强了“两课”的德育功能。
    2、以创建优秀课程的省、校两级教学立项研究为动力和手段,形成不断推进“两课”建设的新局面。
    早在1992年,“中国革命史”即被列为学校首批重点建设课程,1996年该课程被评为校优秀课程,并获原冶金部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999年以来,学校先后把“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思想道德修养”等5门课程列为校重点建设课程。目前,“邓小平理论概论”优秀课程申请正在接受学校的评估验收。
    近年来,围绕“两课”建设,先后承担校级以上教研课题11项,其中省级课题4项。“邓小平理论教学思路探讨”和“邓小平理论试题库建设”两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获2001年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重点课程建设,优秀课程创建和教改课题立项研究,为“两课”课程建设增添了动力,注入了活力,对提高“两课”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3、积极开设人文社科类选修课,形成以“两课”为主体、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相配套的“两课”课程教学新体系。
    为拓宽、深化、延伸“两课”教育教学,近三年来,我们在原公共选修课基础上,立足本校资源和学生思想实际,开设与“两课”配套的公共选修课40门,列入教学计划。如公共关系学,大学生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人才学,青年行为学,中国和西方伦理思想,中国近现代重要历史人物评价,现代西方哲学评述,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等等。这些课程涉及领域广泛,每门课程都有所侧重,注重素质教育,受到大学生普遍欢迎。
    学校教学计划对理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社科类选修课有一定的学分要求。1999年以来,校本部学生选学人文社类选修课并获得考试成绩的达16900人次,初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体,以人文社科类公共选修课相配套的“两课”课程教学新体系,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4、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形成“两课”教育的新空间。
    近年来,“两课”第二课堂建设不断加强。第二课堂的主要活动有:举办“周末论坛”活动,副高职以上教师都作过专题主讲;学生的“马列读书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了读书研究、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辩论赛、朗诵赛等;“两课”教师被聘为指导教师、顾问、评委,举办学生党校、团校,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育;学工部、宣传部、“关工委”、团委等部门长期保持与“两课”教学机构的密切合作,积极配合“两课”教育教学活动。
    近三年来,他们为大学生举办思想教育专题报告251场,参加大学生达18000人次。校团委配合“两课”教育教学开展“两课”第二课堂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的学生约40000人次。我校连续5年获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目前,我校已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以学生党校团校为基地,以“双学”小组为阵地,以第二课堂为辅助,以多种实践活动为载体的“两课”教育教学新局面。
    5、“两课”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形成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新途径。
    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早在1998年,我校就建立了由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德育教师(含“两课”教师)及政治辅导员组成的心理咨询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紧紧围绕德育教育整体需要,每年对新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档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情绪、人际、人格发展方面的心理问题,取得了积极、良好的效果。目前,学校已正式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设有专职教师,并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开展“两课”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增强我校“两课”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文法学院社科系部分教师于2002年5月初赴江阴华西村和张家港市进行社会调研。
    调研组受到张家港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平博士的热情接见,范部长介绍了该市改革、建设、发展的历程。他的即席介绍可堪称是一堂鲜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教育课,老师们既受到鼓舞又受到了启发。市委接待办人员全程陪同我校调研组进行实地考察,并为调研工作提供各种方便。
    在华西村,老师们无不赞叹华西村人创造的奇迹,更为华西人“富而思源、富而思教、富而思众、富而思进”的集体主义精神感动,为华西村人敢于与时俱进不停步,坚持农工贸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创建优质名牌,提升科技含量,敢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勇气而折服。老师们都说华西村人真不愧是我国新时代劳动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范。
    这次调研活动得到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调研组教师表示要把自己的见闻收益向全系、全校教师作介绍,要把华西村、张家港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改革开放、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实践成果,充实、丰富到“两课”教学内容中去,提高我校“两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社科系“人文与社会”论坛侧记

    如何提高“两课”的教学质量,增强“两课”教学的吸引力,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是关键。在文法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社科系的“人文与社会”论坛在2001年11月正式启动。其宗旨是促进学术交流 ,繁荣人文社科,提高科研教学水平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人文与社会”论坛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目前参加者均是文法学院社科系教师。每次设主讲人、对话人和评点者各一名。其程序是提前确定主讲人及其主题,在开始时首先由主讲人介绍本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设想,然后由对话者就其中的某些问题与主讲人展开深入的理论探讨。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最后由评点人对本次论坛的情况做简短的总结。 
    “人文与社会”论坛 ,已主办三次。第一次是由虞维华老师做主讲人,主题是“当代社会主义合法化的困境”;第二次由王大鹏老师任主讲人,主题是“罗尔斯的正义国家理论”;第三次由社科系主任、徐德信教授任主讲,后小仙老师作对话人,许克祥任评点人,主题是“我所理解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每次时间约为三小时。
    本学期论坛的其他主题分别为:文法学院院长、汪达环教授主讲的现代化理论,社科系党支部书记张洪根主讲的后现代女权主义,曹世华副教授主讲的知识产权法,许克祥老师主讲的东方社会理论,刘小年老师主讲的人性政治理论等。
    为扩大参与者的范围,社科系还提出以下设想:
    一、邀请其他院系的专家、学者来论坛做报告或交流。
    二、邀请校外党政机关、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士来当论坛的主讲。
    三、吸收部分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和校外专业人士参加论坛的活动。
    该论坛经过近半年的活动实践,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研究的氛围,初步实现了举办论坛的宗旨。

                                         2002年5月30日上午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版权所有: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管理中心  新闻热线:0555-2311704   e_mail:   

浏览总数:
今日浏览:
 
网站地图